探索2025年顶级加密货币赌场,支持USDT、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投注。精选去中心化赌场,提供安全、公平、匿名的博彩体验。立即查看USDT博彩网站推荐,畅玩百家乐、体育竞猜、老虎机等热门游戏,体验区块链博彩的无限可能!原标题:第一届中国南方丘陵智能农林机械装备创新创业大赛将于10月中旬在三明建宁举办
央视网消息(记者 庄媛媛)9月1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一届中国南方丘陵智能农林机械装备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第一届中国南方丘陵智能农林机械装备创新创业大赛将于10月中旬在三明市建宁县举办。
发布会现场,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宋玉,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乐鸣,建宁县委副书记、县长伍小兰,建宁县委常委、副县长姜炜根,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协会秘书长陈有国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立足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和作物种类众多的省情实际,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农机对福建特色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作用。
2024年,福建省主要粮油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6.1%,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1%,较2020年提高8个百分点。茶叶修剪、采收机械作业率达95%以上,初加工机械化率达100%;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基质加工、菌包装瓶装袋、灭菌、液体接种机械化水平达83%,养菌、出菇机械自动化管理达90%以上。畜牧水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栽培等领域机械化进程也正稳步推进。
郭宋玉介绍,福建省农业农村厅重点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一是加大对农机化资金投入,目前全省补贴机具种类达到101类、补贴产品达1.2万款,“十四五”期间省级以上财政累计安排购机补贴资金10.7亿元,对17.9万户、37.7万台农机具给予补助,补助机具数量较“十三五”增长了16.5%。
二是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全省已累计建设102个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备案更新192家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和改造提升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243个,每年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及应急作业年服务面积超1000万亩次。
三是全面加快农机示范推广,立足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特点,组织农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近5年累计建立省级新机具新技术示范基地100个,农作物全程机械化高质量示范基地48个,水稻和特色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县级示范基地543个。
四是推进老旧机具淘汰更新,2024年全年报废老旧农机具4609台,比增512%。今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目前全省已受理报废补贴申请764.2万元,实现同比继续增长。
五是支持农机装备研发,“十四五”期间,各级财政已累计投入超7700万元,对78个农机研发项目给予支持。
郭宋玉表示,下一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将立足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特点,以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为目标,以政策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农机研发、生产、推广与应用协作配合,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持续提升短板弱项环节农机化水平,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机械化支撑。
作为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乐鸣详细介绍了大赛的有关情况。
本届大赛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携手福建省建宁县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协会、福建省农业机械学会共同发起,旨在汇聚全国创新智慧,破解南方丘陵农机发展瓶颈,培育农机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适用型、经济型、智能型农林机械研发与应用,发展适应小农生产、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以及适应特色作物生产的高效专用农机,丘陵山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扩展大中型农机运用空间,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
大赛聚焦三大重点方向:丘陵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丘陵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丘陵农业设施与智能管理系统。大赛分为初审和决赛两个阶段,决赛将于10月中旬在建宁举行,采用“现场答辩+实物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审。
此外,为激励优秀团队与项目,大赛奖金总额32万元,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共20项。除奖金外,协会还将联合各方为获奖项目提供技术评价、成果推介、产业对接、落地应用等全方位支持,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大赛为何落户三明建宁?对此胡乐鸣表示,建宁县不仅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前景,更展现出推动农林机械装备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强烈意愿与行动力。大赛落地建宁,旨在汇聚全国创新资源,共同打造一个服务于南方丘陵农业现代化的产学研用新高地,为我国农林机械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建宁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农林产业方面,逐步形成了以种子、莲子、梨子、桃子、无患子为主的“五子”特色产业,2024年,以“五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110亿元。
为了解决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智能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伍小兰表示,在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背景下,建宁积极拓展农林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新赛道,以打造南方丘陵地带农林机械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为目标,重点将采取以下五方面的举措。
一是搭好平台,将高标准建设农林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创新平台。
二是招引龙头,将围绕农林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链,制作产业链招商图谱,紧盯头部企业,积极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是力促创新,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是出台政策,将高质量编制《建宁县农林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五是完善配套,将继续培育和扶持本地配套企业发展壮大,引导企业间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对接,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格局,通过完善产业配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大赛成果转化是连接大赛作品与其实际价值落地的核心桥梁,推动大赛成果到转化应用于田间地头、产业一线,是一个由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的系统性策略,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大赛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培育农林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的起点。”对于如何让每一项创新成果都能服务于农业发展、惠及广大农民,姜炜根表示,建宁将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逐步推动成果落地。
在短期方面,全面梳理,精准对接市场。建宁将对所有参赛机械进行梳理,形成“大赛成果数据库”,同时组织精准对接会,邀请本地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茶果企业等直接用户,与心仪的农机研发单位面对面洽谈,并设置农机体验环节,在相关产业基地让用户亲自操作体验。
在中期方面,落地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建宁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推动参赛产品落地生产,吸引优秀的农机研发机构或制造企业在该县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或区域售后服务中心,形成“研发在本地、应用在本地、效益在本地”的良性循环。
在长期方面,完善服务,构建推广体系。加快“一园四中心”的规划建设,提供产品研发、展示窗口、测试基地、农机培训等综合服务。同时强化政策与资金扶持,降低用户初次购买门槛。并通过融资租赁,鼓励支持个人、合作社成立专业农机服务公司,加大培育本土化社会服务组织力度,为大赛成果推广运用提供平台。
第一届中国南方丘陵智能农林机械装备创新创业大赛自启动以来,各项筹备工作正扎实、有序推进,目前整体进展顺利,态势良好。
陈有国介绍,在宣传推广方面构建了全覆盖、多维度的传播矩阵,截至目前,大赛相关信息获得了广泛关注,营造了良好的赛事氛围。
在项目征集上,已收到16个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报名材料,参赛项目覆盖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智慧农业系统等多个前沿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创新性和应用潜力。此外,还有30多家单位来电咨询,表现出浓厚的参与意愿。
在评审与嘉宾邀请方面,正在积极推进与院士专家、主管部门、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及投资机构代表的对接工作。目前,已向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发出邀请,其他各项邀请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力争组建高水准、多元化的评审团队,保障大赛权威性与专业性。
Copyright © 2002-2025 Casino USDT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